1、制冷空調常用單位換算
能 量 = 功×時間
1焦耳(j)=1 瓦(w)×1 秒(s)
(1)能量單位:
國制:j、kj;
英制:cal、kcal
1 j = 0.2388 cal
(2)功率單位:
國制:w、kw;
英制:kcal/h(大卡)
1 kcal/h = 1.163 w
1 kw = 860 kcal/h
(3)馬力(匹)HP 、冷噸 RT :
1 HP = 735 w
1 RT = 3.516 kw =3024 kcal/h
(4)常用壓力單位:兆帕(MPa)、kg/cm2
1MPa=1000千帕(KPa)?=10kg/cm2?
1bar =1kg/cm2?=0.1MPa=14.70psi
說明:
1、 冷噸:是一個英制的制冷量單位。1冷噸就是在24小時內凍結1噸0℃的水變成0℃的冰,所需要的冷量。美國是采用2000磅(907.2kg )作為一噸。因此1美國冷噸=12659 kj/h;即:1 RT=3.516kw
2、匹與制冷量的關系:在空調工程中1HP指給壓縮機輸入735W的功率所能產生的制冷量。與一般的功率單位匹意義是不一樣的。
這里的1HP 是根據能效比算出來的。日本一般認為空調壓縮機的能效比平均為3.4,則輸入735W的電能所產生的制冷量為2500W。因此可以說1HP空調的制冷量相當于2500W的制冷量,實際上空調用735W的功率來計匹數更合適。
二、制冷原理、制冷劑、載冷劑
(1)制冷原理:
對于蒸氣壓縮式制冷,其工作原理就是使制冷劑在壓縮機、冷凝器、膨脹閥和蒸發器等熱力設備中進行壓縮、放熱、接流和吸熱四個主要的熱力過程,以完成制冷循環,制冷原理大家都比較熟悉,制冷百科這里不做過多的講解。
(2)制冷劑與載冷劑:
制冷劑是制冷裝置中進行制冷循環的工作物質,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物質的熱量而蒸發,在冷凝器中將所吸收的熱量傳給周圍的空氣或者水,而被冷卻為液體,往復循環,借助于狀態的變化來達到制冷的作用。
氨(NH3 R717):氨的優點是單位容積制冷能力大,蒸發壓力和冷凝壓力適中,另外價格便宜,極易購得,特別是冷藏、冷庫等大型制冷設備常采用。
但是氨的確定就是有強烈的刺激作用,對人體有危 害,目前規定氨在空氣中的濃度不應大于20mg/m3。氨是可燃物,氨在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比達16~25%時,遇火焰就有爆炸的危險。
氟利昂:大多數的氟利昂本身無毒、無臭、不燃,適用于工程建筑或者實驗室的空調制冷裝置,尤其是氟利昂R22。
R22致命缺點在于溫室效應氣體,其溫室效應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倍,更危險的是會破壞大氣層中的臭氧層。目前R22的替代物是R407C、R410A、R32、還有碳氫制冷劑。這些年R32出了不少事情,這里制冷百科公眾號再次提醒下,R32也是可燃可爆冷媒,記得要抽真空,并且按規范操作。
碳氫制冷劑:很多人對碳氫制冷劑不了解,這里制冷百科多說下碳氫制冷劑。我們常聽說的R290即是碳氫制冷劑的代表,還有R433b、R436a、R600a等都是碳氫制冷劑。碳氫制冷劑主要用于熱泵空調、家用空調和其它小型制冷設備。R290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,灌注量受到了限制,安全等級為A3級。可燃的體積分數在2%~10%之間。
碳氫制冷劑優點是對臭氧層無破壞,對地球溫室效應很低,有一定的節能效果(據說在10%-25%,此數據僅做參考,制冷百科未做測試。)
(3)載冷劑:
載冷劑是一種中間物質,如常用的空調冷凍水,其在蒸發器內被冷卻降溫,然后遠距離輸送,來冷卻需要被冷卻的物體。
目前常用的載冷劑有水,它只能用于高于0 ℃的條件,當要求低于0 ℃時。一般采用鹽水,如:氯化鈉或者氯化鈣水溶液或者采用乙二醇、丙二醇等有機化合物的水溶液。
4、制冷壓縮機
目前常用的壓縮機主要有活塞式壓縮機、渦旋式、螺桿式以及離心式壓縮機:
評價制冷壓縮機消耗能量方面先進性的指標:
制冷壓縮機常見問題:
A、蒸氣壓縮制冷機的“液擊”
當有過多的液珠進入壓縮機氣缸后,很難全部立即氣化。這時既破壞壓縮機的潤滑,又會造成液擊,使壓縮機遭受破壞。為防止此類問題發生,應該系統上增加氣液分離器,保證干壓縮。
B、離心式壓縮機的“喘振”
喘振是離心式壓縮機的特性。喘振的主要原因是冷凝壓力過高或者吸氣壓力過低,出現氣體來回倒流撞擊現象。當調節壓縮機制冷能力,其負荷過小時(一般當低于30%時),也會發生喘振現象。發生喘振不但會增大噪聲和振動,也會使高溫氣體倒流充入壓縮機,損壞壓縮機及制冷裝置。
溴化鋰吸收式制冷這里我們不做講解,因為制冷百科用戶做此類設備運維的不多。
5、空調的定義
空調是空氣調節的簡稱,它是利用設備和技術對室內空氣(或人工混合氣體)的溫度、濕度、清潔度及氣流速度進行調節,以滿足人們對環境的舒適要求或生產對環境的工藝要求。
滿足人類或其它生物對舒適感的要求的空調,一般稱之為舒適性空調;而主要用來滿足工藝生產過程和設備的運行要求,及人體的舒適度要求的空調,一般稱之為工藝性空調。
制冷量:單位時間內,空調器在名義制冷工況下從空間區域或房間內排除的熱量。
制熱量:單位時間內,空調器在名義制熱工況下向空間區域或房間內釋放的熱量。
制冷(熱)量:空調器在制冷(熱)運轉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除去的熱量,法定計量單位W(瓦)。國家標準規定空調實際制冷量不應小于額定制冷量的95%。
輸入功率:空調器在額定工況下進行制冷(熱)運轉時,消耗的功率,單位W。
能效比:又稱性能系數:是反映空調器制冷運轉時,的制冷量與制冷功率之比單位W/W。國家標準規定,2500W空調的能效比標準值為2.65;2500W至多4500W空調的能效比標準值為2.70
噪聲:空凋器運轉時產生的雜音,主要由內部的蒸發機和外部的冷凝機產生。國家規定制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調室內機噪聲不應大于45分貝,室外機不大于55分貝;2500W的分體空調室內機噪聲不大于48分貝,室外機不大于58分貝。
6、家用中央空調的種類
常用家用中央空調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:風冷管道系統、風冷冷/熱水系統、多聯型系統。
風冷管道系統:
優點:風冷管道式中央空調系統價格較低,空調系統可以設有新風裝置,空調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比較方便。
缺點:風冷管道式中央空調系統不易調節各個房間的溫濕度,并且管道要占用一定的空間,設計時,供回風管的布置將是設計中最為困難的事情,同時,還要注意風系統的分配問題,避免出現送風不均的情況
風冷冷/熱水系統:
風冷冷熱水機組,顧名思義風冷即冷凝器通過空氣冷卻,冷熱水即機組能夠生產冷熱水;即家庭中常見的戶式水機中央空調系統。
它通過室外主機產生出空調冷/熱水,由管路系統輸送至室內的各末端裝置,在末端裝置處冷/熱水與室內空氣進行熱量交換,產生冷/熱風,從而消除房間空調負荷。它是一種集中產生冷/熱量,分散處理個房間空調系統形式。冷/熱水機組的末端裝置通常為風機盤管。
多聯型系統:
對于這種系統,不用制冷百科多說,大部分都知道。這就是VRV變制冷劑流量系統,它是一種冷劑式空調系統,尤其適合于辦公場所。
VRV系統的一臺室外機通過管路能夠向若干個室內機輸送制冷劑液體。通過控制壓縮機的制冷劑循環量和進入室內各換熱器的制冷劑流量,可以適時地滿足室內冷、熱負荷要求。VRV系統具有節能、高效優點,而且各房間可獨立調節,能滿足不同房間不同空調負荷的需求。
7、中央空調末端設備
空調末端的主要類別:
按照冷卻形式分類:
按照提供能量的形式分類:
8、機組空調系統的主要設備
水冷機組空調系統的主要設備:
風冷冷水機組空調系統主要設備:
9、空調主機的選型
負荷計算:
根據設計手冊進行詳細的計算。具體計算可參見設計手冊。
單位面積負荷概算法。在實際工程中,有時要求對建筑物空調負荷做一個預先估計,以便估算容量和投資費用,常采用單位面積負荷概算法。各種建筑物的冷熱負荷概算指標可見下表。
主機選擇:根據計算所得的總冷負荷,參照產品型錄選取設備。